一、潜江市科技创新“十三五”工作情况
“十三五”时期,潜江市以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全市创新活力进一步迸发、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科技动力,具体工作情况如下:
(一)科技创新环境更加优化。“十三五”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的潜江市科技工作领导小组,并将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等重要科技创新指标纳入对各地和市直部门的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形成了全市推动科技创新的工作合力。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在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科技创新人才引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业服务载体和技术创新平台建设等方面明确了支持措施。实施市级科技项目改革,整合市级科学技术研究与研发资金项目、市级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市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新建市级科技成果转化奖励性后补助项目和科技“以奖代补”项目,变前资助为后补助,推动科技工作由项目管理向主动服务转变。
(二)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发展。“十三五”期间,潜江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大力提升优势支柱产业与接续替代产业发展层级,构建以光电子信息产业为特色引擎,以生物医药产业、先进制造产业为战略培育,以化工新材料产业、新能源产业、农副产品加工业为支撑,以现代服务业为补充的“1231”高新特色产业体系。围绕高新特色产业实施补链延链强链工程,积极对接武汉“光芯屏端网”万亿产业集群,扎实做好“芯”产业配套,并加速推动晶瑞微电子材料、中节能清洁生产、唐棕新材料等一批高质量的创新项目建设,构筑了促进地方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坚实力量,进一步壮大了我市高新特色产业。制造业信息化技术、节能降耗、清洁生产技术等在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支柱产业的竞争力得到显著提升,呈现出传统产业高新化,高新产业集群化的特点。到2020年,全市共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5家,高新技术产业主体数量104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126.8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16.5%。
专栏 “十三五”时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情况一览表
项目
项目
年度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认定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家)
18
20
18
18
24
高新技术企业总量(家)
39
50
51
51
55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亿元)
57.93
101
137.4
138.07
126.8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9.62
15.03
18.12
16.99
16.5
(三)企业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十三五”期间,潜江市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支持企业建立科技研发平台,推动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发展。到2020年,全市建有湖北省校企共建调味食品研发中心、湖北省聚丙烯生产技术校企共建研发中心、湖北省校企共建心脑血管药物研发中心、湖北省校企共建稻田综合种养研发中心、湖北省校企共建水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中心、湖北省校企共建梨标准化栽培技术研发中心、湖北省校企共建卤制品加工技术研发中心、湖北省校企共建秸秆利用与肉牛养殖技术研发中心、湖北省校企共建淡水鱼糜精深加工研发中心等9家省级校企共建研发中心,建有湖北省克氏原鳌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功能性食品添加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眼科用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甲壳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硬质合金和超硬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聚烯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大豆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7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沃农肥业、虾乡食品、永绍科技等3家企业建立专家工作站,金澳科技(湖北)化工有限公司建立院士工作站,建有湖北小龙虾产业技术研究院1家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科技研发平台的加快发展,促进企业核心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取得重大突破,长飞光纤潜江有限公司“UV-LED固化光纤涂料的开发”、尝香思“优质高产大豆新品种选育”、华山水产“虾壳甲壳素及壳蛋白精细加工转化关键技术及高值化应用”项目入选湖北省技术创新专项重大项目,中石化江汉石油工程公司、金澳科技、永绍科技等企业分别获得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二、三等奖,全市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51件。
(四)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显著。建立常态化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机制,实施科技服务企业长效机制建设,每月深入企业宣讲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征集企业科技成果需求和技术难题,指导企业实施科技成果转化,且每年还邀请省级专家来潜讲解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提高企业转化科技成果的积极性。出台《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潜江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潜政发〔2017〕1号),并设立500万元潜江市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用于奖励实施科技成果转化的企业、研发团队、科技服务机构等。建立政府搭台、院校创新和企业转化“三位一体”的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机制,先后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纺织大学、湖北工业大学等多所高校签订市校合作协议,推动市内70多家企业与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武汉轻工大学、湖北省农科院、湖北省水科所等高校院所的专家教授建立长期科技研发合作关系。组织80多家企业参加武汉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湖北工业大学等近20场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活动,促成菲布雷格、潜半夏等20家企业与专家教授签订技术攻关合作协议,促成了一大批优质的科技成果在潜落地转化。2017年到2020年,共有43个项目获得市级科技成果转化奖励性补助项目立项,带动全市近年来共转化科技成果达到90项,促进2020年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了8.34亿元。
(五)科技创新创业充满活力。先后印发《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潜政办发〔2015〕85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潜江市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建设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潜政办发〔2018〕29号)等文件,营造创业孵化的良好环境。到2020年底,全市共建有1家国家级星创天地、2家省级孵化器、2家省级众创空间、2家省级星创天地。其中“潜江楠鼎小龙虾产业国家级星创天地”深度结合本地特色产业链的特点,荣誉入选双创典范,在第三届全国星创天地建设培训班上作经验分享。另外,还分别组织“青桐汇”、潜江电商创业大赛、潜江青年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涌现出一批优秀创业项目,其中湖北硒诺唯新功能化硅胶材料有限公司荣获第五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新材料行业全国总决赛优秀奖。
(六)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壮大。积极建设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相互衔接、动态更新、涵盖各行各业高端人才基础信息库,共收录各类科技人才1441人,其中“英才”37人,“专才”1394人,“匠才”10人。积极搭建驻外招才引智工作站,在北京设立招才引智驻外工作站。建立部门协同机制,积极落实各项科技人才政策,为人才落户、亲属安置、便利生活等提供最优保障,推动科技人才引得进、留得住、过得好。
(七)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日益完善。出台一系列专项措施,高效引导各类资本支持企业发展。做实产业基金平台,与省高新投共同设立10亿元县域经济发展基金,设立潜力产业发展基金、湖北长江(潜江)产业发展基金,对晶瑞微电子产业园等重点引进项目进行投资,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我市投资兴业。推进科技金融机构开展政银集合贷、助保贷、助企贷等产品创新。支持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全市累计省上市后备“金种子”企业2家,省上市后备“银种子”企业11家,四板挂牌企业44家。
(八)区域改革创新亮点纷呈。2018年2月获批潜江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按照“创新驱动、绿色转型、集群集约”的发展思路,制定出台《中共潜江市委 潜江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潜江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的通知》(潜发〔2020〕8号),先后实施一大批交通项目、物流项目、民生项目,并加大招商引资和企业技改力度,园区产城融合发展水平得到明显提高。近年来,以长飞科技、日本信越、法国液化空气、泰国正大、安井食品、周黑鸭、好彩头等为代表的行业领军企业纷纷落户园区,使园区成为了潜江改革发展的先锋、转型升级的示范、助推全市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九)科学普及更加深入。各区镇街道与城市社区按照建立一套管理制度、配有一套科普设施、明确一个专人管理、开展一系列科普活动的“四个一”标准,建成40多家科普活动站。推动各区镇街道建立科协组织,并启动科协“3+1”(其中“3”指吸纳医院院长、学校校长、农技站站长等进入区镇街道科协领导机构兼职挂职发挥作用,“1”指加强上级科协指导)试点工作。采取发现一批、培育一批、审定一批、挂牌一批的工作方式,推动全市建立市级科普教育基地14个、省级科普教育基地3个,促进全市获批3个国家级科普示范社区、14个省级科普示范社区、4家省级科普示范企业、12个省级科普示范基地。大力推广社区“一居一品”特色科普活动品牌创建工作,初步形成科普大讲堂、留守儿童之家、健康进千家、科普有奖征文、消防安全知识科普等五大类特色科普品牌。加强品牌科普活动开展,举办了中小学生科普知识竞赛、科普图书公益漂流、市科普绘画创作大赛等一批富有影响力的品牌科普活动。
虽然我市“十三五”期间科技发展取得了较大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企业创新主体培育不够,科技型企业数量偏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后劲不足。二是促进科技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还不够健全,包括引导和激励机制作用发挥不够,科技创新服务组织不健全、服务水平不高等。三是科技人才匮乏。适应高技术产业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和研发力量严重不足,高素质、高水平的创新创业和管理人才短缺问题日益突出。四是多元化的科技投入体系建立不完善。政府对科技的投入还不够大,企业对科技的投入主动性不强,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融资体系尚未形成。
二、潜江市科技创新面临机遇与挑战
(一)发展机遇。从发展机遇看,一是国际国内发展机遇“窗口期”依然存在。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在新一轮科技与产业变革中,呈现出不同技术和行业相互融通、创新路径明显缩短、创新成果几何级增长等诸多特征。我国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发,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对高水平科技创新供给的需求越来越旺盛。二是国家、省的战略部署为我市创造了创新跨越的条件。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深入实施科技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作用,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随着长江经济带、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深入实施,湖北部署“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和科技强省、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光谷科创大走廊等举措深入推进,湖北将成为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潜江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全力冲刺全国县域经济五十强,努力实现“1155”发展目标,优化实施“一城三区”城市发展布局,着力构建“4+1”现代产业体系,将有更多重大基础设施、重大载体平台、重大产业项目加速向潜江聚集,全面提升潜江在区域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地位,这就需要更加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面临的挑战。从发展挑战看,潜江也面临着一系列内外部环境的压力,亟待科技创新破解发展难题。一是外部环境的不确定给潜江发展带来风险。新冠肺炎疫情、经济全球化逆流,使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二是产业链风险加大。随着中美经贸摩擦升级,发达国家对我国芯片、集成电路等“卡脖子”技术封锁加大,提高了我国产业链安全风险,也对我市相关产业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三是“双碳”目标对我市产业的影响。根据“碳达峰、碳中和”要求,我市“偏重”的经济发展将受到限制,产业结构的调整成为“刚性”要求。四是区域竞争压力日益加剧。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围绕科技和人才等高端资源的争夺日趋白热化,同时还面临要素流失的风险,唯有不断强化科技创新核心地位,才能在新一轮竞争中占得先机。
三、“十四五”科技创新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十四五”科技创新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学习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抢抓“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中部崛起等重要发展机遇,积极对接党中央支持湖北经济社会发展一揽子政策,根据省委“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的区域发展格局和科技强省的建设要求,围绕“冲刺五十强,建设新潜江”蓝图落地落实,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建设国家创新型县市和人才强市为目标,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和科教强市战略,深入推进科技与人才体制机制改革,积极培育发展新动能。全面参与区域产业和科技创新协同,积极承接沿海和东部产业转移,主动融入武汉城市圈,加快打造武汉城市圈特色产业科技创新基地、先进制造业配套基地、绿色化工及能源基地、江汉平原创新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和长江经济带绿色制造基地。全面推进创新环境与载体建设,以有效创新带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奋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潜江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四个”面向。聚焦潜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加快破解制约创新驱动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明确主攻方向和突破口,促进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全方位深度融合,为大力推动潜江高质量发展、争当全省县域经济发展标杆、奋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潜江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2.坚持系统推进。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注重加强技术、管理、品牌、组织、商业模式等各方面创新,统筹协调各类创新主体,实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开放创新的有机统一和协同发展,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有力的创新支撑。
3.坚持协同创新。坚持人才是推动创新第一资源的理念,打造区域人才科技创新高地,把人才资源放在科技创新的最优位置。充分利用武汉的科教优势,抢抓东部沿海与武汉技术和产业转移的机遇,特别是东湖自主创新示范区、武汉经济开发区的辐射溢出效应。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在科技创新的各个领域深化国际、国内合作,健全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长效机制,加快科技成果、人才、资金等创新要素向潜江集聚。
4.坚持重点突破。瞄准科技前沿和顶尖水平,立足潜江有基础、有优势、能突破的领域,布局一批科技创新重大平台和创新项目,支持企业获取若干重要产业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科技创新的跨越式发展。
5.坚持深化改革。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步伐,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营造公平开放的创新环境,破除一切制约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全面激发各类创新主体的创新动力和创造活力,让一切创新源泉充分涌流。
(三)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到2025年,科技创新资源潜力充分释放,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特色突出、支撑有力、创新引领的创新服务体系基本形成,科技创新能力大幅增强,全市自主创新能力、科技竞争力和科技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培育出一批拥有知名品牌的研发机构和龙头企业,涌现一批新型产业业态,在若干关键技术、核心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占据国内领先优势。依托科技创新支撑实现产业倍增,形成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的、具有潜江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成为促进科技经济融合的样板典范和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重要引擎,建成更高水平的国家创新型县市,初步形成武汉城市圈特色产业科技创新基地。
2.具体目标:科技实力明显增强。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体数量、发展规模和市场影响力位居全省前列。科技载体平台建设水平大幅提高,基本建成具有我市产业特色的技术创新平台体系。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14%以上,科技创新发展主要指标实现进位争先,科技创新综合实力跻身全省领先地位。
产业发展大幅提升。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全省平均水平,战略性新兴产业在高新技术产业中的占比显著提高,万元GDP综合能耗较2020年下降1.68%。
企业创新实力增强。省级以上各类科技创新平台与载体达30个,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达到16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180家以上;每万名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数达到70人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建立研发机构的企业数量占比50%以上。
创新绩效更加凸显。科技成果不断涌现,专利授权量逐年增长,到2025年实现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2.14件,年转化科技成果50项以上,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额年均增速10%以上。
创新领域更加广泛。在农业科技、资源与环境、交通科技、智慧城市、重大疾病防治、公共安全等领域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示范工程。突出生态修复、环境治理和控制性资源开发利用,以科技手段保障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约束性指标得以实现。大力开发和推广各类惠民科技产品,提升全民参与科技进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全民科技素质,促进全社会科技进步。
创新体系更加健全。区域创新体系进一步健全,建成各级各类创业孵化平台,创业孵化载体面积突破50000㎡;搭建一批创业投资平台,聚集各类创新创业基金规模达10亿元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引进高层次人才50人以上;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及创新服务体系初步完善;建成集科普教育、人才培养、科技产品展示、科技体验于一体的综合型科技馆。
序号
指标名词
2020年
现状
2025年
目标值
1
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
1.72
年均增速14
2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建研发机构比重(%)
12
50
3
每万名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数(人年)
26.66
>70
4
高新技术企业数(家)
55
180
5
科技型中小企业数(家)
39
160
6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16.5
达到省平均水平
7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
16.96
>12
8
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件/万人)
1.51
2.14
9
年实施科技成果转化数(项)
15
50
10
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额(亿元)
9
16
11
众创空间、孵化器总面积(平米)
10000
50000
12
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
10.2
16
四、“十四五”科技创新的主要任务
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促进校院地协同创新,加速聚集人才,拓宽资本市场,拓展载体空间,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提升创新创业能力,提速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一)深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改革。坚持市场导向、创新改革原则,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建立有利于产业转型升级与创新创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激发全市的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高标准、高水平推进潜江高新区建设,深度参与区域科技创新及现代产业体系构建,促进科技创新要素加速聚集。明确科技创新领域政府和市场的定位,推动政府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市场和社会环境。加快制定实施相关政策,落实配套措施,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建立政府参与和引导,企业、高校共同协同的机制,共建新型研发机构和产业创新平台,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二)着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按照产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聚焦潜江具有高成长性、持续创新能力强、具有领先优势、未来市场空间巨大的优势产业,依托创新支撑,培育拥有技术主导权的产业集群。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生物医药、光电子信息、微电子材料、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替代产业。积极培育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健康医疗、文化创意产业,加快互联网与金融业、零售业、医疗健康业等新兴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大数据在电子商务、交通物流、旅游、教育文化、环境保护、安全生产、食品安全等领域的应用,推动更广领域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深化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在研发制造全产业链、创新要素配置中的应用,推动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融合升级。
(三)深入实施“创新型县市”创建行动。坚持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双轮驱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带动全面创新,以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创新活力。对标国家创新型县市建设工作要求,以科技支撑产业发展为建设主题,抓好创新创业政策落地、创新创业要素集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主导产业创新发展、科技创新为民惠民、体制机制全面创新等工作。夯实创新基础、加速转化创新成果、持续优化创新生态、提升创新能力,强化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有效对接,打通从科技强、产业强到经济社会发展强的通道,争创国家创新型县市。
(四)全面推进校院地协同创新。重点依托省内外高校院所,立足全市产业转型升级发展需求,整合特色产业和省内外优质科技资源,建立健全协同创新机制,全面推进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加快谋划构建潜江高新区、潜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产业创新平台、科技服务平台、双创孵化平台。支持省内外高校院所在潜江建设产业技术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加强技术转移转化服务机构的建设和引进,探索新型科研成果转化服务模式,实现科技成果在我市高质量转移转化。深入推进油地融合创新,围绕油田装备、油气技术服务、油田化学品等产业和科研优势,促进油地科研平台和产业园区融合发展。
(五)大力提高科技服务民生能力。坚持以人为本、科技服务民生的核心理念,把发展成果更多转化为惠民实效。用科技发展成果推进政府服务智慧转型,构建政府智慧管理新平台、智慧旅游平台,建设面向未来的智慧城市形态,促进科技信息技术的全面融入推广,推进医疗、教育、文化、社保、社区服务、食品安全等社会公共服务智慧化。利用科学技术推动教育现代化,深化“互联网+教育”实践。加大科普宣传力度,在科普月、全国科普日期间开展与社区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健康、安全、生活常识和青少年创新等科技科普活动。
五、科技创新支撑产业发展重点
按照产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聚焦潜江具有高成长性、持续创新能力强、具有领先优势、未来市场空间巨大的优势产业,依托创新支撑,培育发展成为拥有技术主导权的产业集群。
(一)石油化工及新材料产业。以潜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主要载体,以江汉油田、金澳科技等重点龙头企业为依托,加快提升石油化工产业的科技含量、产品附加值、延伸产业链。围绕化工产品精细化利用及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构建石油化工、盐化工、煤化工、精细化工四大化工产业的共生网络,打造油盐煤一体化循环经济产业链。发挥盐卤资源优势,推进石油化工产业由基础化工向材料化工、精细化工转型升级,突破性发展化工新材料、新型金属材料、新型绿色建材。到2025年,石油化工及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250亿元,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0家。
1.发展重点。“十四五”时期,重点开发建设应用于航空航天、光芯屏端网等领域的化工新材料产业,着重开展深层卤水锂及伴生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烧碱深加工技术、液氯/氯气深加工技术、高纯氯气制取、高纯度对酚制备新工艺、制盐阻垢剂技术、零极距离子膜全卤制碱技术、石英玻璃深加工集成技术、工业废液的资源化利用、物料循环和清洁化生产技术、面向化工产业的节能降耗技术以及绿色生产技术、硅和铝产业资源循环化利用等方面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突出绿色提升、专业建园、循环改造、清洁生产等方向,立足全国示范,高标准规划、高规格建设专业化工园区,构建企业小循环、产业中循环、园区大循环的循环体系。
石油化工:加快石化芳烃产业发展,促进煤制芳烃技术(MTA)的产业化,推动聚丙烯生产改性PP、塑料管材与高透材料产业化。重点推动精丙烯、聚丙烯PTA、聚酯及特种树脂、环氧氯丙烷、高性能聚氨酯、高性能聚烯烃、高性能膜材料、生物降解塑料等产品的研究与开发。
盐化工:实施江汉油田盐化工、可赛化工等骨干企业扩规项目,提高氯、碱、氢气等基础化工原料的产业规模,围绕优势基础化工原料,大力发展吃氯耗碱产品,推进四氯化硅、三氯氢硅、氯苯、氯化聚乙烯、氯化聚烯烃等系列产品的产业化。研究开发间二苯酚、三氯甲苯、苯甲酰氯、邻氯甲苯、对氯甲苯、氯化法钛白粉、氯化异氰尿酸、羧甲基淀粉等产品。开发新能源化学品、电子化学品(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等。
精细化工:重点发展炼化下游工程塑料、特种橡胶、改性沥青、涂层材料、硅氟树脂等精细化工材料,开发环氧乙烷精细化学品。推进氨基磺酸、硫酸二甲酯、氟硅酸钠、液体二氧化硫、亚硫酸氢钠、发烟硫酸、油品添加剂、油田缓蚀剂、减水剂等精细化工产品产业化开发。
新型金属材料:重点发展锂电池材料、铝合金材料、粉末冶金材料、特种金属合金材料、新型纳米材料等高性能结构材料,加快推进钛材料系列产品及关联深加工技术研发,促进下游延伸产品的深度开发。
新型绿色建材:发展环保、轻质、高强、多功能、复合化、配套化的新型墙体材料、保温隔热材料、防水密封材料、节能门窗、节能玻璃以及装饰装修材料,实现减音、减振、保温等功能。发展高掺量、高孔洞率、高强度、高保温性能要求的利废墙体材料。重点发展装配式建筑、聚氨酯泡沫塑料、塑料制剂、增粘树脂、阻燃剂等节能建材及环保型助剂材料及产品。
前沿新材料:推进新功能化硅胶材料,高纯、不透明、少气泡石英玻璃锭,连熔石英筒,合成石英玻璃,非金属绝缘材料,高性能电池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等关键电池材料,先进新型环保增塑剂,高纯四氯化硅的研发和产业化。
2.重点建设的创新平台。围绕以上领域,重点建设潜江高质量发展研究院,推动建设5至8家企校联合创新中心,并重点推进潜江电子半导体材料数据分析检测中心建设,鼓励更多企业参与本领域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专栏 “十四五”期间石油化工及新材料产业领域重大项目
重点项目:晶瑞(湖北)“90-14nm及以下先进工艺用超净高纯电子级异丙醇”的研制与开发项目;江汉盐化工氯化聚烯烃生产技术及产品开发、高纯氢生产技术、消毒剂应用型技术和功能型产品项目;擎天科技噻唑啉酮、巯基丙酸甲酯项目;新硅科技高纯四氯化硅和数据化检验检测中心项目;潜江新亿宏公司三氯甲苯、苯甲酰氯、邻/对氯甲苯研制与开发项目;永绍科技电子行业废酸液中微量重金属提取的开发与应用项目;唐棕新材料新型环保增塑剂项目;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深层卤水锂及伴生资源开发利用技术项目;方圆钛白钛石膏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孚诺林偏氟乙烯聚合物研发和生产项目。
重点平台:潜江高质量发展研究院、湖北大学潜江产业技术研究院、电子半导体材料分析检测中心、湖北可赛化工有限公司与湖北工业大学共建湖北省高端精细化工中间体企校联合创新中心。
(二)光电子信息产业。突出光电子信息产业在潜江现代产业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全力融入武汉“光芯屏端网”万亿产业集群,在光纤预制棒、光纤光缆、光纤材料、光纤器件以及光信息服务等领域通过引进骨干企业形成若干产业集群,构建结构优化、功能完善、附加值高、竞争力强的光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全力打造以长飞光纤为龙头的光电子信息产业,围绕“光棒—光纤—光缆—光器件—光终端”,形成完整产业链条。积极壮大以晶瑞为核心的微电子产业,抢抓京东方、长江存储、华星光电等一批战略新兴产业落户武汉的契机,重点瞄准全省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液晶面板、LED以及锂电池等领域的“卡脖子”材料,着力打造全省“芯”产业配套基地、新材料发展高地。积极引进以集成电路、芯片制造、终端显示为主要方向的微电子产业,延伸光电子信息产业链条,构建武汉城市圈重要的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到2025年,光电子信息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250亿元,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0家。
1.发展重点。“十四五”时期,依托潜江光电子信息产业较好的产业基础,围绕产业上下游产业链,着力推进光纤预制棒、光纤及配套的石英锭、光缆、四氯化硅、光纤涂层、工业气体、光器件与电子器件、终端与系统制造以及信息软件服务重点开发建设。
光纤预制棒产业:依托我市光纤预制棒上游产业门类齐全、产能大的优势,重点支持生产效率高、成本低的预制棒、大尺寸光纤预制棒及特殊结构或特种用途的光纤预制棒研究开发。
光纤光缆产业:依托我市现有光纤产业优势,重点引进常规通信、超低损耗、大有效面积、少模、多芯等技术研究与开发。
光纤光缆配套产业:依托我市现有高纯四氯化硅、四氯化锗、氢气等原料优势,重点开发功能化石英材料、纤维及石英纤维制品和高纯度液态卤化物化学试剂及光纤涂层等光纤光缆配套产品研究开发。
光器件终端产业:依托我市光棒、光纤、半导体材料、石英材料等优势,重点引进光纤跳线、光互连线缆、光纤无源器件和有源器件、中低速高收发模块、光纤接入终端、中高频光纤光栅、专用控制器和传感器等产品研究与开发。
重要光电子材料:着眼于“光芯屏端网”产业的横向配套,重点突出光学、半导体、光通讯石英玻璃加工复合材料的发展。重点开发光电子信息靶材、玻璃基板、PCB、偏光片、打件、正型光阻、特种玻璃粉、注塑件等半导体配件关键材料以及电子特气、光刻胶、湿电子化学品等高纯光电材料的研究与开发。
信息软件业:开发油田勘探、钻采自动化控制软件的开发。
2.重点建设的创新平台。围绕以上领域,重点建设5家以上企校联合创新中心,3至5家院士或专家工作站。鼓励更多企业参与本领域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专栏 “十四五”期间光电子信息领域重大项目
重点项目:晶瑞(湖北)电子级微电子材料项目;鼎龙光电半导体关键材料项目;湖北兴训半导体电子材料循环利用项目;菲利华电子信息用大规格炉芯管、集成电路及光学用高纯合成石英材料项目;菲利华融鉴年产5万吨半导体及光学用超高纯石英砂项目;北旭电子光电材料基地项目;新硅科技光电子半导体材料产业园项目;中巨芯年产19.6万吨超纯电子化学品项目;达诺尔超纯电子化学品;蓝祥光电光纤光栅项目;武汉鑫友泰新型增强型石英玻璃纤维浸润剂的研发项目。
重大平台:武汉工程大学益和化学共建湖北省电子级过氧化氢企校联合创新中心;晶瑞科技湖北化工有限公司工程技术中心。
(三)新能源产业。重点推进氢能、页岩气、动力电池、光伏产业和智能电网发展,建设湖北省重要的新能源产业化基地。加快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及其配套产业从资源利用型向产业发展型转变,加速自主创新、规模发展、品牌经营、产业融合进程,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到2025年,新能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50亿元,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家。
1.发展重点。重点推进中石化江汉油田分公司江汉盐穴储气库项目,开展页岩气藏富集、高效开发理论和江汉盆地盐穴储气库建库关键技术研究,形成盐穴储气库项目的标准和技术规范,探索其资源化利用技术和路线。开展氢能源技术的利用研究,引进一批氢能源制造、存储、运输和利用等相关联企业。进一步加大以天然气、氢气工业化和资源化利用的相关技术研究和运用,实施一批氢燃料、锂电池、生物质发电、热电联产、光伏发电、风能发电等新能源产业项目,不断提升新能源在我市能源中的占比,提高全市低碳、清洁、绿色生产技术运用的能力和水平。
2.重点建设的创新平台。围绕以上领域,重点建设江汉油田页岩气实验室、院士或专家工作站、博士后流动工作站。依托移动互联网信息技术加强与国内外交流,以课题委托、知识产权共享和人才交流等方式,推动建立开放式、跨学科、大协同的新型科研平台。在新能源领域新增2至3家企校联合创新中心,鼓励更多企业参与相关领域的产业技术联盟。
专栏 “十四五”期间新能源领域重大项目
重点项目:江汉盐穴储气库建库关键技术研究与储气库建设、页岩气开采与产业化利用技术研究与产业化项目;泽口街道热电联产项目;理昂生物质发电冷热电联产项目;金澳科技油品升级项目;绿动风电分散式风电项目;湖北和远气体电子特气产业园及检测中心项目。
(四)生物医药产业。以科技作为带动和支撑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新途径,通过提升医药优势主导产品科技含量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生物制药、化学合成药、现代中药等产业的培育,力争到2025年,生物医药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100亿元,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0家。
1.发展重点。依托龙头企业优势,开展道地中药材品种选育、规范化种植、生产加工,加快中成药和中药饮品加工制造,延伸中药材深加工产业链,建设一批现代中药标准化、可控化、规模化生产基地。推进医药中间体、临床创新药、改良型新药、化学仿制药、生物类似药研发与生产。依托优势企业开展甲壳素精深加工、医疗器械(耗材)、医疗防护用品、功能性食品添加剂、生物肥料、生物饲料,天然色素等产品开发。围绕牛磺酸下游,重点开发药品、功能性食品、精细化工和护肤品。围绕甲壳素精深加工和有效成分提取技术,开发甲壳素的下游产品,重点开发甲壳素衍生物及系列生物医药产品、甲壳素功能性复合纺织材料、癌细胞抑制药物、免疫强化药物以及机能性健康食品的研究与开发。围绕天然、绿色、有机,开展天然产物有效成分的分离提取技术研究,开发新型微量元素肥料、新型土壤调理剂、天然色素等产品。
2.重点建设的创新平台。围绕以上领域,重点建设5家以上企校联合创新中心,3至5家院士或专家工作站。鼓励更多企业参与本领域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专栏 “十四五”期间生物医药领域重大项目
重点项目:潜半夏无硫原料药、中药饮品与配方颗粒生产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工艺改进项目;潜龙药业左甲状腺素钠、非布司他原料及制剂研制与开发项目;永安药业功能性食品添加剂的研制与开发项目;江赫医材健康防护用品项目;沃农肥业新型土壤调理剂项目;蜂之宝蜂蛹冻干粉和蜂王胎冻干粉产品的研究与开发,蜂胶、蜂蜡、蜂房等中药饮品项目;康乐源高含量紫甘蓝提取、栀子类提取物中高附加值藏红花酸提取和提纯工艺研究项目;华山水产甲壳素新型溶剂及多功能医药敷料的研制与开发项目;凯泰科中部医疗器械制造基地项目。
重点平台:湖北省潜半夏企校联合创新中心;华山水产与武汉大学成立湖北省甲壳素企校联合创新中心;潜半夏与湖北中医药大学合作成立院士或专家工作站。
(五)机械制造产业。按照加强研发、促进集聚、提升水平的原则,提升关键零部件配套、加工和集成水平,提高自主创新和产业配套能力,依托江钻股份、东风汽车零部件公司、江汉环保等企业,大力发展油田和矿山钻采设备及配套装备、汽车零部件装备制造、环保装备等产业,积极发展电力装备、汽车智能控制等智能装备制造,努力打造亚洲重要的石油化工装备生产基地、国内重要的环保科技产业基地、湖北省重要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力争到2025年末,机械制造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100亿元,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0家。
1.发展重点。
工程装备:研发钻头钻具、海工装备、井筒产品等,大力发展石油化工装备、矿山钻采装备、页岩气及管道工程装备。重点开发复合型快速凿岩钻具、PDC石油钻头、页岩气规模开发成套工程技术,努力成为亚洲主要的石油化工装备生产基地。
绿色环保科技装备:提升工业设计的能力和水平,通过工艺模拟设计软件在环保装备中的设计运用,开展传统除尘设备设计的优化升级。综合运用多种环保除尘技术,生产高品质的智能除尘生产装备,开发PM2.5、PM10等治理大气污染环保控制技术。开展工业园区固体危险废物集中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解决方案和处理装置,提升环保装备在国际、国内的竞争力,努力成为我国重要的环保科技产业基地。
汽车零部件:加快提升汽车零部件工艺装备水平,促进数字化、智能化装备在提升汽车零部件效率和质量方面的作用,重点开发汽车用全系列传感器和自动控制装备。加强汽车零部件机械加工能力和生产配套能力提升,打造中部地区主要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
2.重点建设的创新平台。围绕以上领域,重点建设3至5家以上企校联合创新中心、院士或专家工作站,鼓励更多企业参与本领域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专栏 “十四五”期间机械制造领域重大项目
重点项目:中节能(潜江)清洁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工业清洁生产及资源循环利用中心项目;上海久乐汽车电子年产300万套汽车电子控制器项目;潜江新锐振荡器用偏心阀、随钻PCD转子定子等新产品研究与开发项目;江汉钻具双性PDC复合齿(片)的研制与开发项目;潜江除尘与湖北江环环保年产30000吨设备智能生产线项目。
重大平台:永绍科技与华中科技大学共建湖北省院士或专家工作站暨湿电子化学品危险废物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中国地质大学共建石英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潜江新锐硬质合金测试与检验中心;江汉钻具与华中科技大学共建湖北凿岩钻具及超硬材料企校联合创新中心。
(六)现代农业。构建科研院所、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养殖农户共同参与的生产经营格局。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要求,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监管体系和可追溯体系,加强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农产品产地准出、市场准入等关键环节的监管,逐步形成生产基地、批发市场、超市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重点开展优质高蛋白非转基因大豆技术、非发酵风味食品加工技术、高值化大豆精深加工技术、农副产品高效利用技术、高新技术在功能食品生产中的应用等关键技术研发。到2025年,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100亿元,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0家。
1.发展重点。
虾稻产业:围绕虾稻产业提档升级,全力打造虾稻产业绿色生产示范基地、小龙虾种苗选育繁育基地、小龙虾精深加工基地、甲壳素生物产业基地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小龙虾生物科技研发中心等。
潜江大豆:通过品质育种攻关,选育推广一批蛋白质含量达到50%、单产达到500斤以上的品种。重点开发大豆食品和豆粉类、发酵类、膨化类、蛋白质类等新兴大豆蛋白制品,发展高附加值的调味品、健康饮料、保健食品和休闲食品等,延伸大豆产业链,提高大豆附加值,推动大豆产业快速发展。
农产品加工: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促进农产品加工由初级、单一向精深加工转变,构建绿色生态、供给充足、质量安全的农产品加工体系。围绕粮食、大豆、油料、蔬菜、畜禽、水产等大宗农产品,做大做强优势农产品加工业,培育壮大新兴农产品加工业,提升农产品加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加速发展。
农业科技创新与技术推广:实施现代种业发展、现代农业中心建设、现代渔业种业基地建设、现代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项目。建设“互联网+农业”服务平台,拓宽多元化销售渠道。推动农产品种养殖、收储、加工、销售全产业链的科技服务,增强现代农业产业科技信息化支撑能力。
2.重点建设的创新平台。在现代农业领域重点建设5家以上企校联合创新中心,3至5家院士或专家工作站,鼓励更多企业参与本领域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同时加强湖北省小龙虾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和管理,与国内外科研院所深入开展交流合作,构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技术创新平台,为小龙虾产业从实验室到产业化,提供国内一流的选育、繁育、养殖、加工、餐饮、物流、品牌等关键技术的专业化服务,将其打造为面向小龙虾全产业链的应用性研究机构。
专栏 “十四五”期间现代农业领域重大平台
重点项目:潜江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项目。
重点平台:昌贵水产建设湖北省小龙虾新产品创制及副产品高值化加工企校联合创新中心;尝香思建设湖北省大豆产业企校联合创新中心;虾乡食品建设湖北省虾稻产业链企校联合创新中心;满园果与湖北省农科院共建湖北经济林企校联合创新中心;康宏生态与省农科院、武汉农科院共建湖北省地方鸡全产业链企校联合创新中心;柳伍水产与省农科院共建湖北省预制水产品加工企校联合创新中心;鹏乐农业与省农科院共建湖北省优质肉牛健康养殖企校联合创新中心;巨金米业与武汉轻工大学共建湖北虾稻生产管理信息平台企校联合创新中心;宏光畜牧与武汉农科院、长江大学共建湖北省宏光健康养猪企校联合创新中心。
(七)智能家居产业。依托龙头企业,积极发展智能家具、智能照明、智能厨卫、智能安防等产品,提升家居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艺术性,并打造环保节能的居住环境,力争2025年培育高新技术企业5家。
发展重点:抢抓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智能家居产业发展的双重机遇,重点发展智能照明、智能音响、智能门锁、扫地机器人及智能定制家具生产线。
(八)纺织服装产业。发挥“潜江裁缝”品牌的优势,延伸拓展纺织服装全产业链,大力发展面、辅料、印染、批量和个性化定制、服装设计、研发检测、技能培训等全产业链。大力推进服装产业专业园区建设,培育一批知名服装品牌。推动服装产业“机器换人”,推进服装生产向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品牌化发展,推动服装产业由低端化向高端化转型,力争2025年培育高新技术企业5家。重点打造2至3个知名服装品牌,建立2至3家产学研合作示范企业,鼓励更多企业参与本领域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发展重点:聚焦高档精梳纱、混纺纱、色纺纱等领域,推进纺纱工艺优化,不断提高纱线档次和质量。推动发展高精高密、后整理精细的高档色织布,支持研发生产免烫、防紫外线、易去污、清除异味、天然花香、防辐射、防油污等高科技、功能型面料。支持开发具有免熨抗皱、透气性强、吸湿性好、易去污、易干等特性的衬衣。
六、加快民生和社会发展领域科技创新
(一)卫生健康。着力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推进科技创新与健康潜江建设深度融合。加强健康养身相关技术研发,优先开展流行性疾病防治、治疗关键技术研究;中医药及小分子化合物防治重大慢性疾病、老年性疾病等临床技术研究;地方性多发病的精准检测、筛查、预防、诊疗与康复关键技术研发。支持设立市级医学卫生研发计划,开展疾病诊断和防治技术研究与推广。大力提升监测预警、流行病学调查、检验检测等能力。
(二)节能环保。基于“绿色转型、绿色跨越”的发展路径,重点聚焦工业园区、农村面源污染、资源综合利用,开展工业污水排放、环境大气多要素智能立体监测、土壤高精度调查与智慧监测、土壤修复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推动绿色环保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探索智慧能源管理和智慧环境监测,推动产业和园区智能化发展,打造绿色化工示范园区。
(三)互联网深度融合。加快互联网深度融入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依托潜网电商产业园、传化物流港、潜江数字经济产业园、潜江民政事业园等重大项目,促进金融业、商贸物流业、医疗健康业、生活服务业和文化产业等重点产业融合发展。
1.互联网+金融。大力推动互联网金融发展,鼓励企业开展互联网与金融相结合的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支持企业发展众筹、第三方支付、金融产品搜索、金融大数据分析、信用评价等互联网金融;推动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通过互联网拓展服务渠道和对象,通过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提供创新、精准的金融产品,探索线上线下结合的商业模式。
2.互联网+商贸+物流。推动商务电子化和运营数据化,支持企业更好地利用数据驱动线下商业线上化,打破信息不对称瓶颈,大力推动科技服务业电子商务化发展。支持企业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建立智能化配送和仓储服务平台,推动物流追踪与物资管理、智能调度与高效储运等新技术应用提升仓储物流自动化水平,提高货物物流对接效率。鼓励科技服务业机构建设科技服务电子商务平台,探索基于互联网的技术研发、成果转化、资本运作、知识产权、政策法律、标准制订、产品检测、资质认证、人才服务、管理咨询、项目孵化落地、品牌推广等专业服务。支持创新科技服务新模式,开展线上合同研发、研发众包、知识管理和运营、服务外包等合作。
3.互联网+城市管理。推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技术在城市管理领域的创新应用。支持在园区建设、楼宇管理、社区服务、电子政务等领域应用互联网解决方案,加速智慧城市建设。大力推动电气集成优化设计、空调节能、照明节能、能耗监测控制、余热利用、光伏与光热太阳能等建筑节能技术的集成应用和改造,建立建筑能源监测管理一体化平台。支持企业在工程施工、安防监控、特种设备检测、应急指挥等领域应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解决方案。支持企业围绕智慧城市规划管理和智慧社区服务需求构建网格化的信息采集、公众服务和大数据智能分析平台,推动市民卡、社保卡、交通卡、校园卡等在身份识别、公共服务、交通运输、商业支付等领域一卡多用、 跨城联网。
4.互联网+医疗+养老。支持以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与生物技术、健康服务融合发展,推动企业与医疗机构创新合作,加快移动医疗、远程医疗、健康云、生物研发外包等新兴业态发展,推进健康服务信息化和智能化。支持企业提供基于大数据的云健康管理服务,建立包含生理和医学参数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面向家庭和社区开展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和慢病监测,利用智能终端提供医疗预防、健康咨询和数据服务,建设居民健康数据库。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实现社会资源、信息资源、健康数据的有效整合,完善社区和养老机构养老服务功能,建设全方位、一体化、智慧化的智慧养老服务平台。
5.互联网+生活。推动智能硬件、智能家居产品和互联网服务创新,促进智能控制、家庭网络、传感网络等技术在个人和家居生活广泛应用,促进可穿戴设备、家居环境、家电物品的智能化、网络化发展,打造产业链上下游融合的智慧生活服务生态圈。推动房地产、建筑、装潢装饰、家电、家居用品领域应用环境感知、智能路由、互联网电视、体感交互、家居机器人智能安防等新技术和新产品。推动在物业管理方面开展小区智能网络、智能安防、智能物管、智慧商圈和智能家庭管家服务。
6.互联网+文化。推动互联网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大发展大繁荣。重点建设云上潜江、数字图书馆、虚拟现实章华台博物馆、云游潜江等,利用数字技术推动潜江传统文化“活起来”。推动文化产业跨界融合逐渐向纵深发展,促进潜江传统文化内容生产、传播和消费模式变革,促使潜江文化和旅游发展环境、发展平台更加广阔。创新媒体服务模式,推动新媒体、自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发展,促进网台互补、网刊联动,助推正能量文化内容传播。支持线上线下结合的文化消费、智慧会展等互联网应用和活动。
七、重点实施工程
(一)实施“科技创新载体建设”工程。
1.推进潜江高新区提质增效。按照“以人为本、产城融合、联动发展”的理念,遵循产业专业集聚发展和城市功能关联集中的基本原则,持续优化园区空间布局,打造产业与城市有机融合的生态科技新城,整体形成“核心区、功能区、拓展区”三大圈层和“产业发展区、双创集聚区、生活配套区、功能提升区”四大功能片区,着力提升园区对创新型产业集群的承载力和集聚力。促进智慧化工园区建设,全力打造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强化园区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力争建成产业层次高、公共服务优、特色优势强的产业集聚区,着力构建自上而下的集政府服务、支撑平台、高端人才、创新产品、创业载体、产业资本等全要素于一体的产业生态圈。加快完善园区道路、水电气、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园区产业层次提升。强化“亩产论英雄”导向,综合运用创新指标、产能指标、土地供应等差别化要素配置政策,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努力把高新区打造成为创新能力突出、产业结构合理、创新资源集聚、创新体系完备、产业特色突出、基础设施完善的载体和高新技术、战略新兴产业的集聚区。
2.提升潜江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水平。按照“集聚科技要素、发挥示范效应、带动产业发展”的要求,全力实施潜江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和提升工程,积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创新体系。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分工,整体构建、市场导向的原则,布局建设传统优势农业发展区、特色高效农业发展区和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区。
3.推进高水平“双创”平台布局。围绕区域和产业技术需求,采取“政府支持、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方式,积极构建“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实验中试+成果转移转化+产业化示范”创新链条。充分利用省内外科技资源,依托行业龙头企业,建设一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中心、高质量(特色)产业技术研究院、特色制造业创新中心等研发机构,持续开展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新产品开发、新技术转移转化、产业化示范、检验检测等技术创新活动,增强区域创新能力。加强孵化器(众创空间)建设发展,引入专业团队管理运营,增强孵化器(众创空间)创新创业孵化功能,促进科技创新创业平台提档升级。
(二)实施“创新主体培育”工程。
1.培育壮大科技型企业。建立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信息库,加大企业研究开发财政扶持力度,重点扶持有发展潜力、技术创新活跃、产业特色鲜明的创新型小微企业,增强创新发展活力。引导企业持续加大对新技术、新产品研发投入,对成长性好、研发绩效突出的创新型初创企业优先给予科技项目资金支持。实施支柱产业细分领域隐形冠军“科技小巨人”企业培育计划。优选一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列入高新技术企业重点培育对象,优选一批成长性企业列入上市企业重点培育对象。力争到2025年,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60家以上,主板上市科技型企业达到5家以上,新三板科技型企业达到5家以上。支持现有龙头企业补链、延链、强链,注重行业标杆企业的引进和培育,以行业龙头带动上下游配套企业的集聚,形成骨干企业与小微企业共同发展良性格局。
2.培优培强高新技术企业。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强化研发费用归集、高新技术产品收入核算辅导培训,鼓励符合申报条件的企业积极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不断壮大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队伍。持续抓好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和企业技术创新普惠性政策的落实,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支持企业参加《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认证,争创知识产权示范企业。鼓励企业实施技术改造,积极创建国家、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2025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80家以上。
3.广泛招引优质项目。围绕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扎实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大力实施“双招双引”工程,围绕主攻龙头企业、引进配套企业、形成产业集群模式,全力推进全产业链招商。突出重点项目招商、重点区域招商,紧盯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以及武汉市等地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突出招商项目服务,落实领导包联、项目服务、重大项目绿色通道和“四个一”等工作机制。突出招商引资考核,以合同签约、落地见效为导向,加大招商引资项目注册登记率、资金到位率、开工建设率、投产达效率等考核比重。
(三)实施“产业发展创新”工程。
1.聚力壮大高新技术产业。立足产业资源和区位优势,以石油化工、生物医药、机械制造、现代农业产业为基础,以光电子信息、现代服务、四新经济等新兴产业为引擎,强化科技计划项目支撑,推动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落地转化,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小巨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梯队,助力高新产业发展。积极培育四新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密集型企业等主体,不断壮大我市高新技术产业主体数量。到2025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主体数量达到200家以上,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全省平均水平。
2.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和发展潜力,按照“控制总量、调优存量、绿色低碳、集约发展”的思路,深入实施“百家企业提升行动”。加快实施以自动化、智能化、供应链管理为重点的产业提升工程,强化以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为内容的产业技术改造。注重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和网络技术实现机器换人、流程创新、产品创新。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变革传统产业的生产、管理和营销模式,促进传统产业向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发展转型。实施质量强市和品牌兴市战略,鼓励企业参与标准制定和品牌创建。
3.提升发展现代农业。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着力推动“潜江虾稻、潜江半夏、潜江大豆、潜江蔬菜”四大优势产业协调发展,推动农业由传统生产型向产业联动发展型转变。强化科技引领,引导重点龙头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开展关键技术攻关与集成应用,建立从新品种选育、规模化生产、精深加工和现代储运的农业产业链,推动现代农业科技进步。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探索建立“互联网+管理”发展模式,提高信息技术在全产业链中的应用水平,整合相关部门资源及项目,建立农业大数据中心,打造全国小龙虾大数据中心和特色农产品溯源体系。到2025年,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24家以上,农产品“三品一标”数65个以上,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120家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到500亿元,与农业总产值的比值达到3:1以上。
4.推进民生科技产业发展。大力推动生态保护、公共安全、医疗健康、节能环保、防灾减灾等民生领域相关技术研究与应用,围绕改善民生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推广应用一批先进实用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建设一批民生科技产业化示范基地,大幅度提升科技服务社会发展的能力。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工程,着力推进重点区域和重点行业大气污染防治,努力实现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工业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放低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
(四)实施“创新人才集聚”工程。
1.引进培育创新人才队伍。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和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围绕智能制造业和新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等“三新”产业以及现代金融、文化创意、休闲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和城市建设、文化教育卫生等领域重点招引四类人才。依托各类人才招引平台,开展人才政策推介、产学研合作对接活动,积极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柔性引进一批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及其团队开展项目合作和成果转化。到2025年,培养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100名。
2.强化本土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优秀人才创新创业扶持计划和实用技术人才培养开发计划,培养造就一批创新创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健全完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贯通从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到技师、高级技师的成长通道。加强基层农村、企业实用人才培养工作,建立一批技师工作站、工匠工作室,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和带动示范作用强的“田秀才”“土专家”。到2025年,建成5个市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培养高技能人才60名。
3.培养造就一批科技型企业家。实施科技型企业家培养计划,打造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科技型企业家队伍。设立企业家人才数据库。采取梯次培养、部门协同、集中培育的方式,每年从培养对象中选送一批企业家到市委党校及大型企业、国内发达地区和高校等开展能力素质提升培训,加快打造勇于创新、引领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优秀企业家及后备人才队伍。到2025年,培训企业负责人50名以上,新增3至5名能够带领企业进入产值超10亿元的优秀企业家,10名能够带领企业进入产值超亿元的优秀企业家,20名具有良好发展潜力的成长型企业家。
(五)实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程。
1.推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深化开放协同创新,不断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协同创新体系。支持企业与科研院所创新合作,积极引进建设对经济发展有引领、对产业创新有支撑的重大产学研联合创新平台,力争形成重点领域的研发创新优势。推进重点龙头企业产学研合作全覆盖,重点支持和鼓励企业搭建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到2025年,依托高校院所智力优势,组建专家(创新)团队20个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占比达50%以上。
2.加速科技成果精准对接和转化实施。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新机制新模式,加速科技成果与产业资源的精准对接和有效转化。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相关政策支持,围绕光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重点产业创新需求,畅通渠道,优化服务,加强引导,支持企业与高校院所、创新团队、科技人员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引进省内外高校院所的科技成果。到2025年,引进科技专员、科技副总人数达到25人,每年实施科技成果转化项目50个以上,技术合同成交额达16亿元以上。
3.强化知识产权保障作用。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建立财政对知识产权的投入机制,着力提升我市授权量和拥有量,提高专利创造质量和水平,推动技术成果专利化、专利技术产业化,促进专利技术充分发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培育知识产权优势企业,鼓励企业贯彻执行《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创建国家、省级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健全知识产权执法队伍,加强知识产权执法,严厉打击侵权假冒行为,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到2025年,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14件以上。
(六)实施“乡村振兴科技创新”工程。
1.加快乡村振兴规划落地。深入落实《潜江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35年)》,坚持以产业振兴带动全面振兴,做强虾-稻产业支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养、生态休闲农业、观光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治理,通过创新土地供给和要素保障,优化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用地空间布局。通过土地流转、连片连户以及水网连通、电网连通、路网连通、林网连通、节点景观打造,建设符合地方特色的田园综合体。
2.深入实施“三乡工程”。加快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导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建立利益共同体,实现互动发展。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大力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加快乡村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搭建乡村特色产业开发电商技术支撑平台,联结“小产品与大市场”,以技术手段促进农业产业发展。
3.构建乡村产业技术体系。依托潜江市乡村基础与资源禀赋,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技术体系。支持生活垃圾分类、有机垃圾、畜禽废物等技术、装备研究。支持废塑料、废橡胶、废酸、废碱等资源回收利用技术的研究。积极探索光伏电站建设模式,大力推广太阳能供热应用,提高太阳能开发利用水平。推动生物质沼气、液体及固体成型燃料的综合利用,促进生物质能高效清洁利用。加强农村信息化技术支撑,实施“互联网+乡村旅游+智慧农业”等技术示范项目。
4.科技支撑美丽乡村建设。按照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一景的模式,以探索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现代农业、生态环境整治为主要任务,建成一批人口聚集适度、产业支撑有力、功能设施齐全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一批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大力开展企业排放、生活垃圾、畜禽养殖、河道沟渠污染治理,全面推进生态田园、绿色游园、人居花园建设,着力建设景区式的秀美新农村。
5.构建科普与技术培训体系。加强科技下乡工作力度,扩大科技特派员人才队伍,创新乡村技术培训模式,切实加强在乡村技术培训和科学普及,增强农民致富的内生动力。健全远程培训、专题授课等形式,加强农业生产技术培训和农民务工技能培训。到2025年,各级各类科技特派员人数达到30人以上。
(七)实施“体制机制创新”工程。
1.推进科技创新政策创新。统筹协调各项政策文件,打破条块分割,将财政、金融、贸易、产业和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政策等相结合,形成错位互补、协调联动、全方位、多角度的政策体系。制定实施促进自主创新、保护知识产权、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等政策性文件。完善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改革人才评价和奖励激励机制,健全企业主导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
2.探索科技金融深度融合机制。按照“以科技无形资产拉动金融有形投入”“发挥政府奖补资金的杠杆和放大效应”的指导思想,切实盘活企业科技无形资产,探索以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作为综合授信担保和质押,为骨干企业提供贷款增信和风险补偿专项服务,有效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切实解决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到2025年,科技金融支持力度(含市级以上政府股权引导基金引入总额)达到15亿元。
3.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化行政审批制度和资源要素市场化等“放管服”改革,进一步精简行政审批事项,降低准入门槛。探索开展“证照分离”改革,完善以信息公示为基础、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的事中事后监管体系。建立“多证合一、一证一码、证照联办”等工作机制,探索“不见面审批(服务)”改革,推进审批业务系统与网上服务平台融合,优化审批流程,推行“在线咨询、网上申请、网上审批、网端推送、快速办理”模式,实现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上办理,提高行政审批和群众办事效率。
八、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立建全党领导科技创新的工作机制,市推进科技创新领导小组定期研究全市科技创新工作,切实加强对规划实施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成员单位结合实际做好与本规划战略思路和主要目标的衔接,构建促进规划实施的统筹协调机制。市推进科技创新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加强规划任务的分解落实,将规划中确定的目标任务列入本单位年度工作计划中,确保如期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二)强化责任落实。强化“一把手抓创新”,夯实各区镇街道党委(党工委)、市级各部门党委(党组)书记科技创新第一责任人责任。完善部门、区镇街道会商联建机制,强化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建设,培育发展特色高新技术产业。各区镇街道根据辖区产业创新发展需求,确定重点任务,积极探索创新驱动发展的新机制、新做法。
(三)增加科技投入。完善财政对科技投入机制,逐步提高研发(R&D)经费投入。创新财政投入方式,综合运用贷款贴息、风险投资、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扩大自主创新产品的示范应用范围,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科技创新,促进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逐步完善。完善财政科技投入的统筹使用、管理监督和绩效评估体系,提高政府资金投入的有效性。
(四)营造创新氛围。加快构建有利于创新创造的服务体系,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体系和有利于营造良好创新文化的传播体系。弘扬创新文化和科学精神,宣传科学思想,推广科学方法,普及科学知识,提升全民科学文化整体素质,形成敢于冒险、崇尚创新、追求成功、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氛围。
(五)强化督查考评。建立健全科技规划运行情况的考核督促、监测评估和动态调整机制。通过监督机制,加强对各项任务进展的监督,保障规划顺利实施。通过监测评估,分析规划实施情况,确保规划实施效果。同时,根据科技和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和新变化,适时调整规划,增强科技规划实效性。
来源:招商网络
潜江市支持新一轮企业技术改造若干政策
2021-08-03潜江市招商引资产业扶持办法
2020-09-112016年积玉口镇政府工作报告
2016-09-26年产1万吨水产品深加工项目
2014-11-10脱水蔬菜深加工项目
2014-10-17万亩现代化蔬菜种植与深加工基地项目
2014-08-24年产3万吨绿色生态新型休闲食品项目
2014-08-16水产品交易中心项目
2014-08-06淡水养殖与深加工项目
2014-07-061万吨浓缩蔬菜汁加工项目
2014-03-20振兴项目
更多